试题详情
简答题比较马克思阐述的货币职能与西方经济学家的货币职能的表述。
  • (一)马克思的货币职能说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这是货币的基本职能。由于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因此可以作为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具有观念性的特点,即并不需要实实在在的货币,只要观念上的货币就可以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必须借助价格标准来衡量。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这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商品生产者先用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换成其他商品,形成了商品——货币——商品(即W-G-W)的商品流通过程,由此产生了货币流通手段职能。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货币退出流通、以社会财富的直接化身被贮藏起来的职能。马克思称之为货币的“暂歇”。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购买到任何商品,因而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和直接化身,这引起人们贮藏它的欲望。而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属货币,以确保贮藏价值的稳定。
    4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在货币以延期支付方式买卖商品的条件下,用于清偿债务、支付工资、租金等,作为独立的形式进行价值单方面转移的职能。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与流通手段比较得来的。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的职能。典型意义上的世界货币必须是原始的金银条块,一国价格标准、铸币名称、价值符号等民族服装必须脱去。黄金也曾发挥过世界货币作用。当前主要是指信用货币,以美元为代表。
    (二)西方学者的货币职能说上述五个职能,是在马克思货币本质观基础上,依据货币职能产生及形成的历史顺序提出来的。对此,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则认为,货币具有交易媒介、价值标准、贮藏手段及延期支付标准等职能。两者从形式上看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实际内容却有差异。
    (1)交易媒介。交易媒介强调了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流通手段及支付手段职能,解决了物物交易过程中需求的“双重耦合”难题,需求的双重耦合是指在物物交换的条件下,双方都需要对方的产品,并且在数量和比例上都一致。货币作为交易媒介,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化。
    (2)价值标准。价值标准是指货币作为记帐单位被用来计算其他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减少了(去掉这三个字)大大减少了人们计算交易比率的时间和劳动。设商品的种类为,则在物物交换条件下,交换比率的总数为。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均以货币表示,交换比率换成了价格,其总数也从上面所说的减至n。
    (3)贮藏手段。货币的另一职能是可以推迟它用来交换实际物品和劳务的时间,而将其作为价值的贮藏,弗里德曼则称之为“购买力的暂栖处”。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或者是人们为了掌握一定的流动性和将来的购买,或者是货币价值稳定并且作为一种资产收藏。
    (4)延期支付标准。指一切长期契约均可以以货币作为单位来进行计价和标值。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标准,促进了信用制度和借贷关系的发展,成为现代货币信用经济发展的基石。不同经济学家对上述职能侧重不同。名目主义代表人物马歇尔强调货币作为当场买卖的交换媒介及充当价值标准或延期支付标准。凯恩斯在《通论》提出货币可以作为现在交易之用,也可以作为贮藏财富之用。佩塞克和萨文、纽伦和布特尔均将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作为其首要职能。弗里德曼及施瓦茨强调价值贮藏。米什金认为货币具有交易媒介、计算单位和价值贮藏等三种职能。金德尔伯格最终归结为货币具有支付手段、记帐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贮存四种职能。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