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华表
-
一般立于宫门口、桥头、墓前。其产生,一说与天文学有关,一说由“诽谤木”而来。天文学一说是认为古人常用一根直立的杆子测定冬至和夏至,后来又用于在建筑时测定南北方向,久而久之,以石杆代替木杆,加以装饰,成为一种建筑的附属物。“诽谤木”一说则认为它是由远古时的“诽谤木”演变而来。据说尧舜时代曾在交通大道路口设立木桩,上边用两根横木相交,让人们“书其善否”,这就是“诽谤木”,用来表示君王纳谏的诚意,同时也便于人们识别方向。“诽谤”二字本为“言其过失”之意,后来才转化为“无中生有、捏造罪名“之意。但尧设“诽谤木”只是一种传说,很难确认它就是华表的始祖。不过,古代确有一种叫“木铎”的东西,是一种可以敲击的木制音响工具。一说天子用它征求百姓的意见,百姓敲击它以惊动天子的大驾;一说它是天子用以宣示政令的工具,由天子派出的官员敲击它以警告百姓,后来立于宫门口张贴告示。华表的形成可能与这种“木铎”有关。华表在汉代已经比较常见了,有的设于路口,有的立于墓前,汉代的华表用木制,“高丈余,有大板,贯柱四出”,很像一朵花,古时“花、化”通用,所以叫“华表”。东汉时开始以石柱作表,立在墓前作为神道的标志。南北朝时开始在柱顶雕刻圆盘,并在盘上雕一个蹲着的小神兽——辟邪,造型已近于我们今天看到的华表。华表在北魏时又出现在桥头,到了宋代已是桥头的一种装饰建筑了。
现在,我们在北京地区看到的华表最多。一是卢沟桥两头共立四座,石制,往上端横贯云板,柱顶为莲座圆盘,上蹲石狮子。二是天安门前后共立四座,柱身雕蟠龙,柱上贯云板,顶端圆盘,上蹲犼,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性忠和正直。后边一对华表向北,俗称“望君出”,是吁请皇帝出宫体察民情;前面一对华表向前,俗称“望君归”,是提醒在外巡视、游乐的皇帝早日回京理事。三是北京大学西门内办公楼前有一对,为圆明园的遗物,后迁建于此。四是北海文津街北京图书馆旧址有一对。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阙
- 三分损益法
- ()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于()。当时被任
- 最初的丧葬方式很简单,古书上叫“()”。
- 秦汉时代,出现了“()”,其中包括()和
- 简述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 唐人传奇有()的《()》、()的《()》
- 《左传》:“名有五:有信、有义、有()、
- 五岳分别为东岳()、西岳()、南岳()、
- 古代人名字号之间的关系如何?
- 西藏在()正式划入中国版图。
- 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签订了《
- 中唐以大散文家()为首,掀起以复古为口号
- 最早提出形神关系的是唐代()的“()”,
- 简述中国疆域概况。
- 两大木佛,一是(),高22.23米,是一
- ()是我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以汉字的()和()为
- 简述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
- 从成吉思汗到窝阔台到蒙哥,至()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