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A、“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论”价值取向
D、“官本位”价值取向
- A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听报告时,如果报告人的声音突然停止了,
- 《植物的叶》一课教学中,老师利用植物叶的
- 268690000的读法,结果正确的是(
- 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
- 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
- “教学是教儿童,不是单纯教教材,要展开真
- 单方签约只要求哪一方做出承诺()。
-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有()。
- 教师的()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 根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
-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能
-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包括(
- ()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
- 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 最有利于学习效果提高的动机水平为____
- 教学是一种长期的认识过程,是实现学生身心
- 下面列举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之间的矛盾。
- 一个数的5倍是11.5,这个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