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资料:杨善洲,男,汉族,1927年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淡泊名利,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永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 从担任县领导到地委书记,杨善洲从20多岁起就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群众之中。他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很少呆在地委机关。保山有5个县,99个乡,每一个乡都留下了杨善洲的脚印。龙陵县木城乡不通公路,是最远的一个乡。他上任不久,便徒步4天进入木城乡。为提高亩产解决群众温饱,他亲自试验“三岔九垄”插秧法。直到现在,保山当地群众插秧还沿用这个方法。他还推动了“坡地改梯田”、“改条田”、改籼稻为粳稻等各种试验田。1978年至1981年,保山的水稻单产在全省一直排第一,1980年,全国农业会议在保山召开,保山获得“滇西粮仓”的美誉,杨善洲则被人们称作“粮书记”。 工作35年来,杨善洲始终艰苦朴素,两袖清风,常年住在办公室旁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从不占公家一点便宜。他下乡,总像一个三人战斗小组,司机、秘书,一辆212吉普,其他随员一个不要。上路,直奔田头。碰上饭点,老百姓吃什么,他吃什么,吃完结账,绝无例外。走到哪里,看到困难的人家缺衣少被,遇上哪个群众买种子、买牲口少钱,他就从自己兜里往外掏。有人劝他不必,他说:“我是这里的书记,老百姓有困难,我能看着不管吗?” 1988年6月,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休,为实践“帮家乡办点实事”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婉拒到昆明安享晚年的邀请,执意回到家乡施甸县义务植树造林。他把建林场与造福群众结合起来,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6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为8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促进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他常常替困难群众买粮食、种子、衣被,先后向省外灾区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捐款20多万元。艰苦创业20余年,使7.2万亩昔日山秃水枯的大亮山重披绿装,活立木蓄积量经济价值超过了3亿元,同时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2009年4月,82岁的杨善洲将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并且谢绝当地政府的奖励。杨善洲以他的一言一行,坚守着一名共产党人的理想与信念,展现了一名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世界。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生活的岗位?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写下这段文字的,是一个21岁的青年战士,一名共产党员,他的名字叫雷锋。雷锋生前没有经历过战火的锤炼,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他又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每个人都是“一滴水”,但要升华为雷锋式的“一滴水”,却必须用理想去净化,用奉献去呵护,用执着去努力。正如《吕氏春秋》所言:“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上述资料结尾写道:“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请集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以“坚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资料”,但不拘泥于“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 坚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然而在奋斗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困惑的时候。当遇到阻挠时我们是不懈地奋斗,还是逃避?是前进,还是退缩?对于一个有志者来说,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坚守。
    人生漫漫长路,唯有坚守,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才能享受坚守所带来的一切快乐。史上有多少名人因坚守而永垂青史。司马迁因坚守,写出了宏篇巨着——《史记》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爱迪生因坚守,创造了一个个惊动世界,造福全人类的发明,被世人喻为“发明大王”。无数个古今中外的成功事例都在向我们诠释着一个道理:唯有坚守才能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坚守梦想,人生才更为丰富与精彩。梦想,就像一粒种子,散播在“心灵”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开花结果,假如没有梦想,人生就如同荒漠,而正是梦想的绿洲点亮了人生。有了梦想,也就有了追求,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前行的动力。蝶的蛹在沉默了一冬之后,积蓄了全身的力量,终于把飞的梦想变成现实;依米花在沉默了五百年之后,倾尽自己毕生的心血,终于把芬芳吐露给大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梦想的道路上,必有坎坷与荆棘,但只要坚守,你的人生必会因梦想而炫丽。
    坚守良知,人生才有所为有所不为。古人云:“人性本善。”在他们的理念中,所谓“君子”是能够长久地保持本性的人,所谓“小人”则是轻易地丢失了本性的人。在物欲横流、利欲熏心的当今社会,人类的本性、良知或许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利益向其挑战,“智慧”向其挑战,“理性”向其挑战……以致良知的心田,因各种观念、各种理论的层层裹挟而被遮蔽。祛除遮蔽,坚守良知,才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坚守职责,人生才从平凡走向卓越。打方向盘、靠边、刹车、熄火……突发脑溢血的南昌公交司机蔡敏昏迷前完成了一连串动作,公交车安全停靠,车上近60名乘客获平安。蔡敏的“一连串动作”诠释的是一份职责。正是这份简单明确的尽职尽责感动了人们。“最美乡村女医生”钟晶,立志做“做农民的贴心人”,她独自坚守偏远大山的村卫生室,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少数民族群众。选择一份职责就是选择一种人生,平凡的他们默默地坚守自己的岗位,坚守着那份职责,以他们的朴素与坚定践履人生承诺,演绎平凡而卓越的人生。
    坚守让我们的航行有了定盘针、压舱石,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在快速发展、不断创新的今天,我们要学会坚守懂得坚守,因为只有有了坚守追求,人生才有目标;只有有了坚守岗位,社会才会发展;只有有了坚守梦想,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复兴,创造辉煌。困境因坚守而柳暗花明,人生因坚守而闪耀光芒!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