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甲和乙均缺钱,乙得知甲的朋友丙是做生意的,便提议去丙家借钱,并说:“如果他不借,我们再偷或者抢他的。”甲说:“别胡扯。”乙就没说什么。某晚,甲、乙前往丙家借钱。乙在外等,甲进屋向丙借钱,丙正在吃饭,告诉甲家里没钱,并留甲一起吃饭,两人喝的大醉。乙见甲长时间不出来,就自己回家。甲一觉醒来,见丙宿醉未醒,便起身试图打开丙放在衣柜里的小保险柜。丙惊醒大声斥责甲,说道:“快住手,不然我报警了!”甲见事情败露将丙打死,藏尸车库。 甲打不开保险柜,在丙的床头柜中发现了一张信用卡及丙的身份证。甲知道乙会开保险柜,便将保险柜搬回家。此后,甲问乙开柜方法,但未提及杀丙一事,并按照乙的方法打开保险柜,发现柜内并无钱款。后甲将丙的信用卡和身份证交乙保管,声称从丙处所借。乙未与甲商量,2012年12月25日通过丙的身份证号码试出信用卡密码,当日下午到商场刷卡购买了一件价值两万元的皮衣。 案发后,公安机关认为甲有犯罪嫌疑,即对其实施拘传。甲半路逃跑。半年后,得知甲行踪的乙告知甲,公安机关正在对甲进行网上通缉,甲于是到派出所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甲乙是否构成共同犯罪?请简要说明理由。
- 甲乙不构成共同犯罪。甲实施的杀害丙、抢劫丙财物的行为都与乙无关,乙并不知情;乙私下使用丙的信用卡购物的行为与甲无关。在实施犯罪行为的事前和事中,甲、乙之间没有共同的意思联络,不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因此甲乙不构成共同犯罪。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利用极端主义实施下列行为,情节轻微,尚不
- 举报
- 甲为非法占有乙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把乙打
- 甲(15周岁)、乙(18周岁)合谋绑架人
- 下列刑事诉讼中,关于委托辩护人的说法错误
- 罚款、罚金均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
- 公安机关在对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立案侦查前,
- 甲县公安局民警李某认为已采取保护性约束措
-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应
-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
- 关于16周岁的小王(男)涉嫌故意杀人一案
- 甲县一国有企业总经理李某伙同出纳员王某,
-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强制措施的
- 犯罪嫌疑人崔某,17岁,犯销售假药罪,未
- 明知是赃物而(),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下列属于《反恐怖主义法》中规定的恐怖活动
- 有义务为符合法定情形的被告人指定辩护人的
- 翻译人员参与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的,看守
- 公民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
- 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