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何谓时程分析法,在什么时候须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 ⑴、时程分析法:对结构物的运动微分方程直接进行逐步积分求解的一种动力分析方法;以下情况:
①、甲类建筑和9度时已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②、高度大于150m的钢结构和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③、烈度8 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横向排架;
④、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结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结构减震控制根据是否需要外部能源输入分为
-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
- 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形成了()的结构体系
- 国内外的地震经验教训表明,搞好新建工程的
- 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
- 建筑的场地类别,根据土层()和()分类。
-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简要概述。
- 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
-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基本假定有哪些?
- 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无疑与震害有密切关系。
- 位于9度地震区的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效应和
- 地震影响系数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 结构延性的作用如何?
- 隔震设计
- 高层钢结构的柱脚分()、()和()3种。
- 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 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
- “小震不坏、大震不倒”是抗震设防的标准,
- 什么是场地土的液化?影响液化的因素有哪些
- 位于坚硬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