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农民,20岁,1月初入院,5天前突起寒战、高热、全身酸痛、恶心、呕吐,解洗肉水样尿200ml。体温39.5℃,眼睑浮肿,眼睑及胸部皮肤充血,腋部可见针尖大出血点,臀部注射处有1cm×2cm大淤斑。血象:血红蛋白160g/L,红细胞数5.1×10/L,白细胞数64×10/L,幼稚细胞0.12,杆状核细胞0.15,多形核细胞0.43,淋巴细胞0.30,血小板80×10/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急性肾炎
E、流行性出血热
- 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控制疟疾复发,中断疟疾传播的药物是()
- 女性,40岁。进食较多海蟹,6h后骤然发
- 华支睾吸虫病普通感染者的临床表现,正确的
- 一腹壁静脉曲张患者,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
-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原理,下列哪项是错误
- 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案例:
- 暴发型流脑休克型临床特点中,下列选项中错
- 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的当地居民易患登革出血
- 男性,32岁。畏寒、高热4d,伴右下胸痛
- 对脑型疟疾以下哪点处理是错误的()
- 男性,18岁,体检发现血抗HAV-IgG
- 下列关于隐性感染的描述,错误的是()
- 5岁儿童,畏寒、发热8h,嗜睡3h,于8
- 引起伤寒不断传播及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是()
- 中毒型菌痢选用山莨菪碱抢救休克的适应证是
- 猩红热的临床特征()
- 脑型疟疾与中毒性菌痢鉴别的主要点为()
- 男性,26岁。发热2周,伴头痛,全身酸痛
- 幼儿园中易发生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为()
- 伤寒的临床表现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