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南衙北司之争
- 唐代后期处廷官僚集团和内廷宦官集团争夺权力的斗争。南衙,指位于宫城南的以宰相为首的政府机构,北司,指宫禁以北宦官所在的内侍省。唐玄宗时,宦官势力逐渐增长,他所宠幸的宦官高力士等把持了呈进章奏、承宣诏命之权。安史之乱后,宦官又逐渐掌握了军权,如肃宗时设立的观军容使、代宗时出现的掌枢密。德宗时更设立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典禁军,与二枢密使合称“四贵”,得预机密,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他们挟制皇帝,废立由己,左右朝政,引起皇帝和朝官及士人的不满和反对,因而唐后期多次发生两大集团的对立和斗争。顺宗即位,启用东宫旧臣王叔文等人,与刘禹锡、柳宗元等结成联盟,实行“永贞革新”,共谋打击宦官势力,不幸失败。文宗大和八年(834)和九年,文宗深患宦官擅权,擢用李训、郑注,谋诛宦官,以大明宫左金吾厅后石榴夜有甘露,诱使中尉、枢密等观看,以图一举铲除宦官集团,事败,株连者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唐末农民大起义后,中央的宦官和朝臣各自拉拢一部分藩镇势力以相抗争。南衙北司之争一直持续到唐王朝灭亡。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礼节,多由
- 简述金利用档案编《辽史》。
- 将朴素的辩证法发展为相对主义的学派创始人
- 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是在()
- 下列()是长江流域下游的文化遗存。
- 丁口之赋
- 商朝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是()。
- 商周时期,统治者控制着思想文化;春秋时期
- 典型的龙山文化不是从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的
- 禹传位给了他的儿子(),违背了禅让制度。
- 改革的意义重大
- 住在云南通海杞麓湖畔的蒙古族,虽南迁已七
- 隋唐尚书省下具体行政执行机构是六部,六部
- 上古时代传说中的战神是:()
- 野利仁荣
- 商朝在()时由奄迁到殷,从此定居下来。
- 简述唐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概况和特点。
- 三国时期,曹操占据的是中原的北方地区。
- 下列属于仰韶文化遗址,且位于河南省的是(
- 我国历史上大致与以()为农耕区和游牧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