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1918年胡适发表了著名的《建设的文学革命》一文,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请问胡适的口号有什么样的社会语言学意义?
  • 本体规划是对语言本身进行的规划,目的在于使语言或方言标准化,使它能够充分履行它的各种社会职能。书面语的口语化是本体规划的内容之一。
    书面语和口语如果脱节,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
    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书面语文言文和口语严重脱节,1918年胡适发表了著名的《建设的文学革命》一文,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五四运动后,白话逐步代替文言,成为现代汉语的主导文体。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