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所给出的图表仔细分析毒素Ⅱ对饲毒幼虫中肠蛋白酶的影响,给出你的分析结果并判断毒素Ⅱ对饲毒幼虫中肠蛋白酶的作用。 嗜线虫致病杆菌是与线虫互惠共生的细菌,二者联合可以侵染和杀死多种昆虫, 此类线虫-共生菌复合体作为生防制剂早已应用于生产中。嗜线虫致病杆菌HB 310菌株是从小卷蛾斯氏线虫S1carp ocapsae HB 310 体内分离获得的共生菌,其发酵液经盐析获得胞内蛋白提取物, 然后通过制备型非变性凝胶电泳从中分离得到对棉铃虫幼虫具有胃毒活性的蛋白复合物—毒素Ⅱ,该毒素能够破坏棉铃虫中肠组织, 并导致其生长发育缓慢。以毒素Ⅱ分别饲喂棉铃虫幼虫,测定饲毒幼虫中肠蛋白酶的活性(活性大小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酶催化反应速度愈大,活性愈高,反之愈低), 来揭示该菌及其毒素对棉铃虫幼虫的影响, 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嗜线虫致病杆菌的作用机理。
  • 由图可以看出:
    分析:饲毒后棉铃虫幼虫中肠几种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前期(~12h)处理与对照各种蛋白酶活力差别不大,12h后饲毒幼虫各种蛋白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饲喂毒素Ⅱ后36h,棉铃虫幼虫中四种蛋白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
    结论:毒素Ⅱ对中肠蛋白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棉铃虫幼虫取食毒素Ⅱ后36h时,蛋白酶活性受到最大抑制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