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如何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 存在的主要问题:(1)非营利性宗旨不突出,甚至以非营利性为名行营利性之实,导致社会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不信任、不支持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普遍并不富裕,还远没有达到西方国家的小康生活水平,因此社会上追求物质利益的倾向是较为明显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公众比较认同市场竞争规则和营利性目标,而对以非营利性为目标的公众组织持比较怀疑和谨慎的态度,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同时,并不富裕的社会现实也决定了社会的富余资金并不多,即使有些先期富裕起来的私营企业主,也还停留在炫耀性消费和比富阶段,真正富有公益之心、愿意将钱捐赠出来以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是较少的,这就使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先天不足。(2)非营利组织独立性较差我国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将自己视作政府部门的附属物,在财务上依赖于政府部门拨款,在行动上依靠政府的计划指导,导致了组织独立活动能力的丧失。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社会团体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社会团体大多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而不是民间出于自发、根据自下而上的原则建立的。社团中存在着浓厚的官方色彩,社团成员根据行政级别来确定相应的工资福利水平、与政府部门的隶属关系等,而组织应有的功效没有发挥。民办非企业单位虽然从名义上来看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因为它不需要由政府部门核定人员编制,也不接受政府部门的领导,但实际上我国现行的制度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有许多限制,还经常会受到来自权力部门的干扰,因此其独立性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3)资金来源缺乏足够的保障资金来源缺乏足够的保障或许是我国非营利组织抱怨最多的一个问题。我国大部分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都依赖于政府,政府部门提供的财政拨款、补贴和会费收人占非营利组织收人来源的70%以上,其他收人不足30%。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成为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瓶颈。除了政府资金的支持外,来自企业和民间捐赠以及营业性收人的比重都是较低的,这说明非营利组织还没有与企业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还很低。进一步的研究还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财政拨款体现为"人头费",而不是通过经费支持来引导项目的展开,这不利于非营利组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的无谓损耗比较大。这种过分倚重政府财政拨款的现象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的长期稳定发展,因为一旦政府财政资金紧张,收缩对非营利组织的拨款或补贴,非营利组织就会陷人窘境,非但不能继续开展项目,连生存都会发生困难。(4)非营利组织的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尤其是民间的一些社会公益型组织,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缺乏组织能力建设的经验,导致了非营利组织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有的组织在短期内有非常优异的表现,为公众提供了优质产品或服务,但当它运作的项目结束后,组织也随之衰弱甚至消亡,这在一些基层的项目运作型非营利组织中尤为常见。这种情况既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也与组织自身忽视能力建设有关。从外部环境来看,一些民间的捐赠者更愿意直接捐助弱势群体和一对一的公益活动,而直接捐助非营利组织的意愿相对较弱。这就导致非营利组织很难从项目经费中拨出专门的费用用来培训内部员工或弥补日常支出。从非营利组织内部来看,除了经费不足的原因外,主观上不重视组织的持续发展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非营利组织只注重投资于项目,而不投资于组织能力;只注重项目的绩效,而忽略组织能力的提高;只注重目标群体的培训与充权,而忽视组织内部员工的培训与能力建设;只强调外部条件与环境,而忽略内部管理与能力。(5)非营利组织发挥的社会影响力还较为有限应该承认,非营利组织在某些领域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如"自然之友"、"绿家园志愿者"、"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等开展的"拯救藏羚羊"、"呼吁停止怒江水电开发"、"2690空调节能行动",但这样引起公众关注,并发挥深远的社会影响的活动毕竟还是太少了。由于非营利组织独立性较差,过多受政府部门的计划指导,纯公益型非营利组织还太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都影响到非营利组织功效的发挥。我国针对非营利组织管理和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非营利组织缺乏自己的特色、吸引不到优秀人才的加盟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也阻碍了非营利组织更为健康的发展。
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建议:(1)改革目前政府部门对一些非营利组织如社会团体的登记制度,废除非营利组织需要提交业务主管单位批准成立文件的规定因为在现实中,挂靠政府主管部门的民间公益型组织并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专门管理,因此可以说这一规定形同虚设。正如我们前面指出的那样,在日常管理上,政府部门应逐渐地取消对国有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民间社会团体区别对待的政策,转而采取趋同的管理方式。从原则上来讲,政府应为非营利组织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政府的管理应为宏观管理,而不应介人到非营利组织日常的微观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原由政府部门主办的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应改革其原有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理顺和政府部门的关系,从原来权力集中化、行政封闭化的模式改变为分权化和开放式的组织模式。当然,政府应站在社会全局的角度,研究和制定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规划。在对现有的非营利组织进行结构调整、打破地区和行业分割的基础上,按照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积极培育和优化非营利组织;制定政策鼓励非营利组织的建立,尤其在一些社会公众所急需的方面,尽可能提供税收、财务管理、员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必要时建立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并对非营利组织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坚决地查处,维护非营利组织的形象。(2)从非营利组织自身来说,完善组织内部的治理结构、提高持续发展能力是当务之急为此,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非营利组织建设的经验教训,尝试设立理事会等机构来指导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善于总结和保存组织发展过程中有价值的经验,并将组织的理念和宗旨全面地贯彻于日常的工作;完善内部的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和组织运行模式,并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建立非营利组织的内部评估制度,从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使命等各方面来评价组织的发展状况,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组织宗旨和活动的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3)完善非营利组织的多套监督体系,发挥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力量可以说,外部监督是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除了政府部门要担当起必要的监管职能、非营利组织自身要自律之外,发挥社会监督机制的作用,其作用不可小看。它可以促使非营利组织反省并改正组织的缺陷,通过业绩评估、信息披露、财务审计等手段,接受社会公众的检查和监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提高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认同度,培养公众的志愿精神和互助品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企业的基础上建立社区,然后,企业对社区
- 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总方略是什么?
-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什么?
- 下列国家实行品位分类制度的有()
- 公共政策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
- 被调查人既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
- 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 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指出
- 政法各部门共同致力于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
- 麦克莱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对主管人员来
- 简述行政诉讼的特征。
- 西汉时期,西域就正式归属了汉朝版图,成为
- 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
- 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
- ()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
- 行政授权的正确理解是()。
- “海龙11000”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表
- 在发文办理过程中,公文生效的关键性环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