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可燃气体火灾(泄露)事故处置安全措施有哪些?
  • 灭火安全措施:
    ⑴气体发生火灾,不要急于灭火,应以防止蔓延和发生两次爆炸为重点,要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确保周围群众和参战人员安全。
    ⑵对与容器管道上的气体火灾,应落实好关闭进气阀门或堵漏措施后才可灭火。
    ⑶冷却着火气体容器或钢瓶时,应避免用水流直接冲击,防止容器、钢瓶被冲倒,导致火焰上窜烘烤邻近容器而产生爆炸危险。
    ⑷对火场上未着火的可燃气体容器要迅速疏散至安全地带,对着火容器或其相邻容器有爆炸危险时,要利用地形、地物、耐火建筑为掩体,使用带架水枪,水炮喷水冷却,防止爆炸,并阻止火势向附近建筑物蔓延。
    ⑸灭火后对容器、管道要继续射水冷却,使之降至常温,并驱散余气。
    泄露排险安全措施:
    ⑴迅速划定警戒区,警戒区应由检测人员对现场可燃气体检测后报告指挥部决定。
    ⑵做好排险行动部署,防止遇明火发生爆炸,因缺乏行动准备而致人死亡。
    ⑶迅速落实切断气源或采取堵漏措施避免气体继续外泄。
    ⑷气体泄漏不知何处,只限于在某室或供气站附近闻到气体臭味时,首先关闭该室或营业所的供气开关。
    ⑸当室内有气体泄漏时应组织机械通风或打开门窗利用自然通风换气。
    ⑹消防车不准进入警戒区内,已在警戒区内停留的车辆不准发动行驶。
    ⑺要根据现场情况,发布动员会,动员现场周围特别是下风方向的居民或单位职工统一行动,迅速消除火患,撤离警戒区。
    ⑻把扩散气体可能遇到火源的部位作为主攻方向,部署水枪阵地。
    ⑼要慎重用灭火剂或堵截工具,不同的气体泄漏要用不同的物质进行中和堵漏。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