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材料1:今后,“宅学生”不好当了。根据教育部最近印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新学期开始,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体育测试达不到50分,将拿不到毕业证,也没有资格参加评优和评奖。《标准》取消了选测项目,中学生和大学生必须测长跑,初中以上男生必须测引体向上。 体育成绩与毕业证挂钩,让不少同学要愁哭了。在一些网站的调查里,最让学生们为难的还是男生的引体向上,要想毕业,大三、大四的学生最少得做10个。这也让不少人哀叹:这下可真是毕不了业了。 高二学生康嘉诚已经基本告别了自己喜欢的乒乓球运动,“随着年级升高,打球的时间越来越少了”。紧凑的学习安排占据了他的绝大部分时间,每天在校的学习时间就长达11个小时,回家后,还有五六门课的作业要写,一天下来,康嘉诚最大的感受就是“累”,“有点空闲就想睡觉”。 与康嘉诚有相同感受的学生不在少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吴键博士的《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显示,在升学和考试压力下,近70%的学生在上课日每天的家庭作业时间超过两小时。学业的压力对毕业班的学生来说,表现得尤为明显。“近70%的毕业班学生在休息日和节假日参加课外辅导,平均每人要参加3个辅导班,最多的要参加6个”。 “现在的升学机制决定了成绩一定是第一位的,相对不那么重要的运动自然就被放到了第二位,”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表示。 在教室里闷坐了一天的于雅惠很盼望体育课的到来,“难得有时间出去休息一下”,但她对体育课的评价却是“没有游戏,没有球类,上来就跑,没什么意思”。对于传统的跑、跳、投训练,很多学生表示“兴趣一般”。 材料2:“老年人在奋起,中年人在觉醒,青少年在沉睡”,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尴尬现状被一语道破。《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的数据表明,在休息和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学生最喜欢做的3件事是:上网聊天和游戏、听音乐学唱歌和看电视,出去运动的不足30%;当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的时候,他们选择的减压方式是上网、听音乐、看电视、和同学聊天,选择打球跑步等体育运动的只有约32%。 关于体育成绩与毕业证挂钩,网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渴望那片云彩:锻炼无错,为自己的身体想想。 @纵横点评:身体不是练给你拿毕业证的,而是练给你自己的。与其抱怨,不如从今天开始练起来吧。 @人来人往:手段虽强硬,但是也是无奈之举啊!32岁复旦女教师于娟专注科研而忽略健康,结果导致猝死,这也告诉我们,适当加强体育锻炼还是必要的。 @走来走去:我读高中的时候,体育课都被其他科的老师拿来占用,当自习课,同学们也都习惯了。就算是组织去参加个体育活动,也会有很多同学留在教室看书、做题,久而久之,运动的概念也就消磨殆尽。 @金明洙:对于一些身体有疾病的同学,他们跑不了长跑,没法做一些项目,还是应当谨慎对待。 @北大一棵树:大家不用担心,我开学上大三,体育成绩从来都是买到的,体测都是形式,找人很容易过关,找人帮你跑一下就行,管的不严。只要文化课成绩好就可以了。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一名博士坦言,将体育成绩与毕业证挂钩,引导人们重视体育,充分体现了政府在体育事业中的主导作用。 请根据“材料1、2”,谈谈你对于“毕业证与体育成绩挂钩”这一事件的看法。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 教育部颁布条例将毕业证与体育成绩挂钩,此做法值得肯定,有利于我国青少年体质的增强。
    但在实施过程中要谨防“走样”。将毕业证与体育成绩挂钩,
    一、由于人们不重视体育锻炼,青少年迫于升学压力,锻炼时间少,导致体质下降;
    二、体育课单调乏味,枯燥的内容让学生不感兴趣,不爱参加。因此,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颁布政策”的方式来帮助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但在“毕业证与体育成绩挂钩”政策实施过程中,要谨防政策“走样”: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人们重视体育锻炼;
    二、要严格执行政策,对代测、代跑等在体育成绩上动手脚的行为严厉处罚;
    三、要注重人性化,对身体状况不好或有病史的学生区别对待。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