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何谓“常住经济单位”?怎样理解“常住经济单位”的空间规定和时间规定,其基本涵义是什么?
  • 所谓“常住经济单位”,是指在本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机构单位,简称“常住单位”。其中,一国的“经济领土”不完全等同于通常的地理疆土或政治领土,而是要在后者的基础上,加上本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主要包括驻外使领馆、新闻和移民机构、科学考察站、援外机构以及军事基地等),同时减去国外在本国的类似的领土飞地。某一机构单位在该领土上具有某种“经济利益中心”,是指其在该领土上拥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如厂房、设施、住宅等),并在当地长期(至少一年)从事某种经济活动。
    总之,一个机构单位的“常住属性”具体取决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规定。“空间属性”强调,一个机构单位是否在本国的经济领土上从事生产、消费和投资等经济活动;“时间属性”则进一步强调,该机构单位是否相对长期地在本国的经济领土上从事经济活动。只有将空间属性(经济领土)与时间属性(经济利益中心)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适当地确定一个机构单位是否本国的常住经济单位。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