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分析太平军从广西胜利进军南京的原因及建都天京,北伐、西征的战略得失。
-
①胜利进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注重政治宣传。第二,有一条较为正确的方针。能积极联络天地会等反清力量,壮大革命队伍。沿途杀赃宫,毁田契,赈饥民,抚百姓,深得人民拥护;第三,有严格的纪律。第四,能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如避实打虚,声东击西,集中使用兵力等有效地消来敌人;第五,领导集团团结一致。太平军在胜利进军中也有失误之处,主要是,对地方政权的建设与巩固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巩固的后方。沿途所占之地,多是弃而不守,一些重要地区,清军很快失而复得。
②有人认为太平军占领南京后应该全力北伐,过早地建都天京成为沉重的包袱是战略上的失误。实则当时建都天京应该说不算失误,原因是,第一,从形势看,清朝在当时还有相当的防御能力,并以逸待劳,而太平军两年多的长途征战,在军力上急需休整,不宜再冒险跋涉。第二,从客观效果看,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朝对峙政权,不仅在政治上威胁着清朝而且具有政治号召力,鼓舞了各地各族人民起义,掀起了一个全国性的反清高潮。
③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派兵北伐是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打乱清朝的军事部署,给敌人造成军事威胁,借以巩固天京政权。问题是对北伐重视不够,兵力显得单薄,而遇挫时后援不继。尽管北伐军英勇奋战,半年之内转战六省,直驱五千里,给清军以严重打击,然而避免不了两年之后的最后失败。北伐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忽视了敌人还有相当的防御能力,而采取了“师行间道,疾趋燕都”的单纯军事冒险行动,其次是北伐军没有组织发动群众壮大自己力量。
④北伐的同时太平天国派兵西征,西征在战略上是为了夺取长江沿岸重要城镇,以保证天京西部安全和物资供应,并切断清政府与南方各省的联系。为期三年的西征,经过了胜利进军、失利退守和转败为胜三个阶段。正拟乘胜前进扩大战果之时,清军“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蠢蠢欲动,天京吃紧,洪秀全命石达开统兵东援,使行将被歼之湘军死灰复燃,留下遗患。西征虽未取得彻底胜利,但却开辟了江西安徽腹地,成为太平天国物资的供应地和天京的屏障。
⑤总之,不论建都天京、北伐或西征在战略上都是必要的,基本正确的。而失误之处也是存在的,第一,这些军事行动是在没有摧毁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扫清天京外围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天京时时受到威胁,北伐、尤其是西征的军事行动时时受到牵制,显得被动。第二,“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太平军没有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是四面出击,各方兵力显得单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清朝历史上最后一次政治改革是()。
- 袁世凯建立的北洋军阀政权代表的是()
- 简述抗战期间国家垄断资本加强的表现与影响
- 1912年()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 八七会议上,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人阶级是反帝反封
-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与
- 辛亥革命的高潮是()。
- 西方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手段是()
- “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在第届全国人民
- 清末新政可以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所
- 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是()。
- 1894年11月,日军在中国制造了()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阶段特征()
- 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日本的劝告,并坦
- 1945年8月,()代表中国共产党赴重庆
-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 试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及其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