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病历摘要:男性,21岁,半年前踢球时不慎扭伤右膝关节,发现右小腿上部肿大,伴钝痛,起病以来一般情况良好。体查:右小腿上部肿物,范围约4×1.5cm,边界不清,质硬,压痛不明显,局部皮温不高,未见静脉曲张。实验室检查:酸性磷酸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在正常范围。 3.鉴别诊断有哪些?
- 1.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病年龄较轻,病变多位于干骺端,很少侵犯骨骺,纵轴与骨长轴一致,内部间隔粗细不均,有不同程度骨硬化及骨膜新骨,CT值20~80HU,1/3有液-液平面。骨巨细胞瘤发病年龄较大,多位于长骨端关节面下方,关节面常为肿瘤的部分轮廓,纵向横向生长差不多,瘤内分隔纤细,骨化及反应性骨硬化少见,CT值32~110HU。
2.非骨化性纤维瘤:多见于青少年,起病后症状较隐匿,或在检查其他疾病(外伤)时发现。分皮质型和髓腔型,后者多发于长骨干骺部及骨端,多囊状透亮区内有不规则骨性间隔,局部骨皮质变薄,边缘轻度硬化,膨胀甚轻。相对于非骨化性纤维瘤,骨巨细胞瘤病变较广泛,膨胀较明显,瘤壁薄如壳,无硬化。
3.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0~30岁发病最多,常顺骨长轴发展且较广泛,骨干膨胀增粗,囊状影内外常有索条状骨纹及斑点状致密影,较典型的磨玻璃样、丝瓜瓤样改变,CT对其骨、纤维及软骨钙化显示更为清晰。骨巨细胞瘤多见于20~40岁骨骺愈合的青壮年,多位于长骨干骺端、偏心生长、皂泡样改变,病变较局限,常有包壳.
4.孤立性骨囊肿:骨干部或长骨干骺端松质骨内,呈中心型溶骨性破坏,膨胀多不显著,骨皮质可菲薄如纸,但仍完整,囊内可见线状间隔,病理骨折多见。
5.其它:骨肉瘤,软骨肉瘤,良性软骨母细胞瘤等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患者女,48岁。渐进性肢体无力半年。MR
- 男,12岁,手指细长,手臂弯曲,全身多发
- 女,8岁,头痛,鼻塞半年余,CT如图,最
- 小关节病变CT表现为()
- 根据所提供的图像,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 颅咽管瘤MRI信号特点可表现为()
- 观察心脏左、右心室,右心房和胸主动脉最佳
- 放化疗后,有关骨髓的描述错误的是()
- 气胸的X线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 关于“神经纤维瘤病”最常见、最特征的脑肿
- 患者男,70岁。突发昏迷。头CT显示如下
- 诊断HCC最具诊断意义的DSA征象是()
- 患者中年,大便次数增多,结合图像,最可能
- 患儿,男,5岁,CT平扫图像如下,最可能
- 正常成年人腰椎椎管前后径的范围为()
- 胶片特异性曲线不能反映胶片的()
- 关于骨肉瘤的MRI检查描述,下列哪项不对
- 关于胆囊结石描述,错误的是()
- 女,35岁,停经,泌乳3年,视物模糊2周
- 患者,男,65岁。全程无痛性血尿半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