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各项地质因素复杂程度的规定有哪些?
-
⑴以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标准进行划分:
①断层:Ⅰ类:大中型断层很少;Ⅱ类:大中型断层不多,且很少互相切割;Ⅲ类:大、中型断层较多或断层虽不多,但互相切割交叉;Ⅳ类:大、中型断层相当发育,或断层互相切割比较严重。
②褶皱:Ⅰ类:地层产状单一,很少,有波状起伏;Ⅱ类:地层产状变化不大,有少量宽缓褶皱;Ⅲ类:地层产状变化较大,褶皱比较发育,或有一定数量的紧密褶皱;Ⅳ类:地层产状变化很大,紧密褶皱发育。
③岩浆侵入对煤层的影响:Ⅰ类:没有或很少受岩浆侵入的影响;Ⅱ类:仅局部地段受到岩浆侵入的影响,其规模不大,形状较规则,对煤层影响不大;Ⅲ类:岩浆侵入的范围较大,侵入体的数量较多,形状不规则,对煤层的破坏比较严重;Ⅳ类:侵入体数量多,影响范围大,侵入层位多变,形状复杂,对煤层破坏严重,部分煤层已失去开采价值。
⑵煤层的稳定程度
④:Ⅰ类:稳定和比较稳定,煤层的储量占全部矿井储量的80%以上,其中稳定煤层储量所占比例一般不小于40%;Ⅱ类:稳定和比较稳定,煤层的储量占全部矿井储量的60—80%;Ⅲ类:稳定和比较稳定,煤层的储量占全部矿井储量的45—60%;Ⅳ类: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煤层占全矿井总储量的55%以上。
⑶以其它开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
⑤顶底板:Ⅰ类:煤层的顶底板平整,顶板的完整性好,裂隙不发育;Ⅱ类:顶底板较平整,只有局部凹凸不平,顶板较完整,裂隙很不发育;Ⅲ类:顶底板凹凸不平,顶板裂隙发育,岩性比较松软破碎;Ⅳ类:顶底板凹凸不平,顶板岩性松软、破碎,裂隙发育。
⑥倾角:Ⅰ类:大部分地区倾角在15°以下;Ⅱ类:大部分地区倾角在15—30°。
⑦其它特殊地质因素:Ⅰ类:简单;Ⅱ类:较简单;Ⅲ类:较复杂;Ⅳ类:复杂。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新凿立、斜井,垂深每延深规定米数,应观测
-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
- 具有坑透探测仪的矿井应在地测处指导下逐步
- 充水岩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
- 1:200或1:500卡片所附小柱状,宽
- 煤层的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称()。
- 一般在煤层顶板岩石中含有较完整的植物()
- 利用煤田测井成果可以提出哪些地质成果?
- 在水文地质复杂条件下进行带(水)压开采,
- 煤层厚度化分中,中厚煤层的煤厚区间为()
- 在各个勘查阶段对地质填图比例尺的要求有?
- 物探是根据不同地质体所具有()的不同利用
- 对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大水矿区(每昼夜涌
- 控制的煤炭资源/储量在地质可靠程度方面必
- 无线电坑道透视技术直接能查明地质构造的展
- 局部可采煤层是指在勘查评价范围内(一般为
- 简述回采工作面地质编录的内容及方法。
- 采掘工作面出水预兆有哪些?
- 抽水试验结束后,要求观测(),用以说明抽
-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时,单孔稳定流抽水每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