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论中国饮食行为的文化含义。
  • 饮食文化,从本质上说,不是指个人餐饮上的选择,是指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基础,指人们在这方面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
    ①仪式饮食。许多传统的信仰仪式都有一套程序:供奉食品、唱诵经词等。这种食品祭祀,先秦就有。它除用于祭祀外,还用于军事、政治、外交和人生仪礼,人生红、白事和寿诞等民间延续至今。
    ②阶层饮食。饮食受经济条件限制。古代把上层阶级称为“食肉者”,把庶民百姓喻为“食菜者”,这反映了饮食的阶层性。
    ③节日饮食。春节的饺子、十五的元宵等是中国人传统节日时品尝的特殊食品。节日食品能体现群体之间的分享、庆祝、纳吉、驱邪等行为,凝聚着多种平民精神。节日饮食有各种讲究,行为上的讲究是强调合家团聚,并伴随着相应的祭祀仪式。观念上的讲究是求吉利,如春节包饺子要多做,要剩下,这叫“留余头”,做菜有鸡有鱼,表示“吉庆有余”等。
    ④民间组织饮食。一种是带有宗教意义的,如办庙会、过善会时的饮食。一种是带有民间习惯法功能的,如解决家庭、村落间的矛盾或商议什么事项等。侗族每年四月初八有本村妇女聚餐的“乌饭节”活动。
    ⑤待客饮食。即以宴会友,这也有一套礼貌做法。
    ⑥馈赠饮食。逢节日、喜庆日或访友会亲往往赠送食品以表达心意。以上饮食行为大都延续至今。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