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举例说明文学语言的特点。
  • (一)内指性。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所指称的意义,存在于这个语言系统自己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中。例如“今天天气很冷”这句话,可能在陈述事实,也可能表达说话人主观感觉,具体语义需要依据作品上下文描绘的环境来判断。
    (二)心理蕴含性。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蕴含了作者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比普通语言更富于表现功能。例如雪莱《西风颂》中“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里的“冬天”、“春天”都被诗人的情绪所浸染,与普通语言中“冬天”、“春天”的含意不同,更加富于象征意义。
    (三)阻拒性。也称为“陌生化”。在文学作品中,作者设法把语言进行改造,变成陌生、扭曲的语言,使读者不能一下子理解其中含义,迫使读者注意到语言本身的表现力,而不是语言所指称的外部意义。例如萧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抬头看到“黑色的天空和太阳”,语义很费解,实际表达了他人生的幻灭和心灵的悲哀,读者需要反复体味,才能理解领悟,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效果。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