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我国疆域辽阔,海岸线很长,但是对海洋经济、海外贸易等的关注和重视,则是在经历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之后才意识到的。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无论是中国国民,或是政治精英,大多认为国家的利益不在海洋。《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姜子牙)治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到齐桓公时期,“通齐国之渔盐于东莱”,齐国成为“海之王国”。 材料二:十七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材料三:《南京条约》赋予英国可在通商口岸内派驻领事及享有居留权,《黄埔条约》更准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内建立教堂、医院等设施,自此通商口岸成为在华外人集中地。“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主权归中国政府所有,实际上界内管治权与税收权却属外国政府或在华外侨所管理,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材料四:1987年邓小平吹响了进军海洋的号角,中国人坚定地打开了大门。现在,中国已经置身于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从开普敦到巴芬岛,到处都是忙碌着的中国人的身影。在上海的街头,你仿佛身处曼哈顿广场,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内外因素。
-
内: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外:世界局势趋于缓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
- 宋朝某人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
- 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是宋代部
- 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
- “向海则兴,背海则衰&
-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
- 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中国古代的工商业高度
- 下图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动力的革命是指()
- 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
- 《孟子·尽心上》:“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
- 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r
- 下图是乾隆二十五年清政府发给中国商人的海
- 明朝万历年间嘉兴石门镇20家大油坊,全镇
- 明朝时期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著作,《农政全
-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中国某个时期
- 邓耕生在《谈我国古代手工业产品的质量管
-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