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如何理解三焦传变的“始上焦,终下焦”。
- “始上焦,终下焦”是清代医家吴鞠通关于三焦传变的论述,反应了某些病发于表地新感温病的病程发展阶段。如上焦手太阴肺经的病变为温病的初期,中焦阳明胃的病变多为病程中期或极期,下焦阻少阴肾及足厥阴肝的病变多为病程后期。但由于感邪性质不同,体质类型有异,所以温病三焦病机的发生及演变,不一定都是按照上述之规律固定不变。例如暑热病邪可直犯心包,未必始于上焦手太阴;湿热病邪直犯中道,困阻脾胃;肾精素虚者,邪气伏藏下焦,病起于足少阴;还有其他一些伏气温病也可起病于营血分。同时,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邪之所感,随处可传,在温病过程中,常有上焦证未解而又见中焦证者,或中焦证未解而又有下焦证者。故上焦、中焦、下焦的病变不是截然划分的,有时相互交错,相互重叠。因此,对于温病“始上焦,终下焦”的传变,只是指一般温病较常见的传变规律,而不能把它看成一成不变,僵化固定的形式,临床上要知常达变,方能掌握温病的发展变化情况,做到识证准确,施治无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治燥宜()
- “上燥治气,中燥 增液,下燥治血”可作为
- 伏着之热在心营当用方为()
- 温病适用于“增水行舟”法的证候是:()
- 气营两清的代表方剂是()
- 疟母发病可见()
- 身热不甚或无热,干咳不已,口舌干燥而渴,
- 身热,咳嗽,胸闷,肌肤红疹,舌红,苔薄白
- 春温壮热,口渴,头痛,烦躁不安肌肤发斑,
- 风温,身热自汗,面赤神迷,身重难以转侧,
- 什么是温病学?
- 着重论述霍乱好发季节、传染特点的著作是(
- 吴鞠通五个加减正气散所治病证均有湿浊内郁
- “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 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痊后易于复发为()
- 肺胃阴伤证治宜用哪种滋阴法?请说出理由。
- 温病证见面赤身热,耳聋,胸闷脘痞,下利清
- 温病和解表里法是以和解.疏泄.宣通气机,
- 伏暑,证见寒热似疟,口渴心烦,脘痞,湿热
- 瘴疟病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