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在《追悼志摩》一文中,作者所要追悼的对象,“社会上对他的行为,往往有不谅解的地方”——注意本文是怎样为他辩解的,由此对作者本人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 胡适认为社会上不谅解徐志摩的行为,是因为“社会上批评他的人不曾懂得志摩的‘单纯信仰’的人生观”。徐志摩的“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胡适抓住社会上对徐志摩严厉批评的两件事――离婚和再婚来分析徐志摩的思想和性格。作者以徐志摩与师友的书信作为依据,来说明徐志摩离婚是要“自由之偿还自由”,以“彼此重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业”,这是一种追求“梦想的神圣境界”的行为。从而说明徐志摩的可爱和纯洁的思想与性格。其再婚也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行为,并引用徐志摩的话来说明:“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样,徐志摩的“人生必须有爱,必须有自由,必须有美”的思想品格就凸现了出来。最后,作者说:“我们若从这个观点来观察志摩的一生,他这十年中的一切行为就全可以了解了。
    通过《追悼志摩》一文,我们对胡适有了一个新的了解。一是胡适作为一位严谨的学者,其为文之谨严。他在为徐志摩辩解的时候,不是以徐志摩的朋友的身份感情用事,意气用事。而是引用志摩同梁启超的三封书信来说明志摩的思想和性格,这样更有说服力,也表现了胡适严谨的学者风范。二是胡适作为志摩的朋友,一方面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真挚的情谊,另一方面,我们也可看出他们之间的志同道合,所谓自由、爱、美的思想,如其是说志摩,不如说是胡适的自况。从文章中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出胡适思想的主要特点。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