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佳佳在班上很优秀,成绩名列前茅,但她请假次数太多,班主任老师与家长联系,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原因。其实佳佳就是不想上学。她烦躁敏感,经不起一点刺激,情绪变化很大,一点小事就会引起她的强烈反应,很容易落泪。同学们不容易接近她,班主任老师安排几个性格活泼的同学刻意接近她,但效果不佳,渐渐地同学们都疏远了她。有一次,班主任老师和佳佳进行了愉快的谈话,谈到她的母亲,她说母亲爱她,对她期望很高,只是她从小就不了解母亲,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母亲满意。母亲对她要求很严,功课好了还要好,但再好也得不到嘉许。通过谈话,班主任老师找到了佳佳偏激行为的原因:遗传基因加上母亲平时的行为模式,造就了今天的佳佳。老师深知,要改变她的母亲是不太可能的,只有改变年轻的佳佳。班主任老师要为佳佳积压已久的消极情绪找一个出口,找一个了无痕迹、不至造成伤害的出口,就像用小地震释放能量,以减少产生大地震的可能。老师根据这个原理,不再给佳佳说教了,因为说教在这种情况下毫无作用。老师推荐了一些推理小说给佳佳看,然后和她一起讨论书中人物的个性,哪种个性的人受人喜爱,哪种个性的人惹人讨厌,什么样的人容易上当受骗,什么样的人会害人。这类书看多了,佳佳脑子里装满形形色色性格的人,易怒的、深沉的、阴险的、偏激的、善良的、多变的。然后老师和她一起到现实生活中去找,看有没有类似的人。佳佳竟然发现自己就是那种多变的、易怒的、不招人喜欢的人。她开始讨厌自己的个性,她努力去改变自己。经过一段时间,佳佳变得可爱多了。她替自己躁郁的个性找到了最佳的出口,就是以了解别人来反省自己、改变自己。她从了解别人中悟出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对分析人性产生了莫大的兴趣,甚至将来准备要读心理辅导系。佳佳的改变,最高兴的就是她的班主任。一位有爱心的老师,改变了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老师真的很伟大!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老师的教育行为。
- (1)这位教师表现良好的职业道德。
(2)这位老师爱岗敬业,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并认真地辅导学生佳佳。
(3)这位老师关爱学生。老师尊重佳佳,为了她的成长付出了各种努力。
(4)这位老师崇尚科学,终身学习,潜心钻研业务,为辅导佳佳寻找心理学的依据。
(5)这位老师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最终使佳佳成为一个可爱的人。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教育心理研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
- 鲁班发明锯是借助()
- 少先队的性质有()。
- 学生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落大意。这属于
- 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
- 德育过程是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____的
- 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研究,广泛使用的基本研究
- 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
-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 ( )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而且
-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是()。
- 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三项基本
- 按造就焦虑的性质来划分,焦虑不包括()。
- 人们对心理学概念、数学公式、物理学定理的
- 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一直
- 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对时间做出总体
- 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
-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体现了巩固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