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D、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
- 近代我国传统手工业发生了以下哪些分化?(
-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五种经济成份是国营经济、
- 明清两朝在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一
- 中国传统社会地权变化趋势?
- “盐铁专卖”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古代官营
- 清朝摊丁入亩的实施,基本取消了按人丁和土
- 土地运动机制
- 关于外资直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说法是()
-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有哪些?
- 甲午战争后,列强在华投资扩张的主要行业有
- 1878年,朱其昂在天津创办的面粉企业是
- 西部大开发
- 为何说中国传统农业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
- 在上述五口中,列强陆续强行租地,建立起“
- 近代新式商业与传统商业的区别是什么?
- 近代电讯业发展的表现是()。
- 如何评价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 我国古代社会居于主导地位的统治观念是()
- 简述明清赋役制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