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
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买卖合同中的数量条款的内容有哪些?
- 在国际贸易中,海运提单的签发日期是表示(
- 某公司以CPT条件出口一批冬装,公司按期
- 国际贸易的产生早于国家的产生。
- 约定皮重
- 进口附加税主要有()。
- 一般说来,关境和国境是一致的,但有些国家
- 多式联运
- 以下哪项不结算品种不适用国际保理产品()
- 在定程租船方式下,对装卸费的收取办法有(
- 带有经济条款的国际商品协定主要有()
- 相对卖方而言,()术语的货价高些。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为基础的分工逐步
- 将工作分解成能由单个工人完成的具体任务,
- 关税同盟形成后带来的静态效果有()
- 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所形成的经济一体化
- 简述关税的动态影响。
- 农产品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难以用文字
- 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相比,具有哪些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分工发生了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