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患者因交通事故导致右髋疼痛、肿胀,不能站立行走1小时急诊抬送入院。体查:T37.0℃,P90次/min,R20次,/min,BP140/。85mmHg。急性痛苦面容,头颈胸腹部无阳性体征,右侧臀部隆起,右下肢长度较左下肢短缩4cm,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右膝置于左膝上部,可于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后上方扪及股骨头,被动活动右髋关节时有肌肉疼痛及痉挛,无骨擦音。右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见股骨头位于髋臼的外上方,未发现髋部骨折征象。
-
诊断:右髋关节后脱位。
诊断依据:外伤史;右髋疼痛、肿胀,不能站立行走。体查:T37.0℃,P90次/min,R20次/min,BP140/85mmHg。急性痛苦面容,头颈胸腹部无阳性体征,右侧臀部隆起,右下肢长度较左下肢短缩4cm,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右膝置于左膝上部,可于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后上方扪及股骨头,被动活动右髋关节时有肌肉疼痛及痉挛,无骨擦音。右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见股骨头位于髋臼的外上方,未发现髋部骨折征象。
本病涉及的特有体征:黏膝征、髂坐连线、畸形、关节盂空虚、弹性固定。
治疗方法:手法复位(可采用回旋法);复位后,可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固定;早期进行股四头肌及距小腿关节锻炼,中期练习关节活动,后期由扶拐不负重行走逐渐至扶拐负重行走,1年以后酌情弃拐负重行走;按损伤三期辨证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什么朝代中医伤科将伤筋病变分作“筋强、筋
- 《小品方》称骨肿瘤为()
- 胸腰椎骨折后少见的症状为:()
- 跟腱损伤后石膏固定的位置应采用()
- 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最大的区别是:
- 髋关节后脱位复位后维持患肢正确的位置是(
- 指屈肌腱腱鞘炎发病之前多有手部()
- 肩关节脱位的望诊可见于哪种畸形()
- 骨折三期用药中期可选用:()
- 骨折愈合标准中哪项是错误的()
- 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 寰椎骨折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 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可见畸形为()
- 当肩外展至何角度时,肩峰下滑囊完全缩进肩
- 关于骨折旋转移位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前臂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见于()
- 骨筋膜室综合征出现肌红蛋白尿,肾功能损害
- 踝关节内侧韧带为()
- 测量上臂长度是从()至()。
- 骨痹的形成哪一项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