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用
放射源进行了实验验证。次年,杨振宁、李政道两人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的衰变方程为:
其中,Ve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可认为是零。 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质量数不同
- A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碱金属原子漫线系的第一条精细结构光谱线(
- 有A、B、C、D、E5种元素,已知:
- 一个p电子与一个s电子在L-S耦合下可能
- 有A、B、C、D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A、
- 在α衰变过程中,若&alph
- 当一束能量为4.8MeV的&alpha
- Pb原子基态的两个价电子都在6p轨道。若
- 已知He原子的一个电子被激发到2p轨道,
- Li原子的基态项为2S,当把Li原子激发
- 一原子的激发态发射波长为600的光谱线,
- 以下是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所经历的几个重
- 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小于31,且能形
- 电子组态1s2p所构成的原子态应为()
- Na原子从3P→3S跃迁的精细结构为两条
- μ-子是一
- 以下电子排布式表示基态原子电子排布的是(
- 1mg238U每分
- 已知:A、B、C、D分别为中学化学中常见
- 锂原子从3P态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多少条
- 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