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比较文学三个发展状况(综述)
-
第一阶段与“法国学派”: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以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为主流和代表,为比较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注重不同文学之间实际存在的交流与影响,它们之间实际存在的关系成为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前提。(梵第根、基亚说)以下观点代表了这一阶段比较文学最突出的特点,即强调不同文学之间关系和影响的实际存在,并对这种关系和影响进行实证性研究。(梵第根:比较文学研究的是两国间的文学关系,而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作品之间的影响和假借及其“经过路线”;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凡是不存在关系的地方,比较文学的领域就停止了。”)
第二阶段与美国学派:主张打破限于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展开各国文学之间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同时,关注文学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影响”的考证;耶鲁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成为比较文学的中心,以韦勒克、列文、雷马克、维斯坦因等人为代表。贡献:第一,扩大了研究的领域,把不同学科引入到研究中来;第二,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目光转向了文学的内部,更加关注作品的结构、语言、层次等方面的问题;第三,开拓了多元的研究方法,主张针对不同作品、不同问题运用不同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第三阶段与中国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比较文学进入自身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以东方,特别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为中心事件。中国学派的崛起进一步推进了比较文学的跨文明研究,同时,创造了一些具有真正全球意义的研究方法,使总体文学研究真正具有了世界性。贡献:其一、发明了比较文学研究中双向“阐发研究”的新类型,即从以西方理论阐释中国文学和文论到以中国理论阐发西方文学和文论。其二、真正将其“跨越性”从跨国家民族、跨学科扩展至世界性的跨文明研究,将异质文明纳入文学的比较视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请谈谈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特色与局限
- 何谓跨文明阐发研究?
- 梁实秋认为,对于山水画,中国人重视山水中
- “诗学”概念起源于()。
- 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和()三
-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的“继”字,是继
- 试论中国古典悲剧与西方悲剧的异同。
- 我国古代著名翻译家释道安主张直译,并提出
- 阅读下面所提供的材料,并根据你的理解作
- 举例说明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技巧渗透
-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一书中使
- 1827年,在巴黎大学讲课时正式采用“比
- 美国学派
- 简述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区别。
- 下面关于媒介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诗学话语比较研究。
- 我国藏族文学与蒙族文学的研究属于比较文学
- 1887年,德国学者科赫创办第一份《比较
- 关于文学研究的基础,朱光潜的理解不包括(
- 鲁迅接受的外来影响很多,对他产生过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