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30岁。渔民,因高热、全身酸痛3d,咯血1天于9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39.2℃,BP13.3/8kPa(100/60mmHg),稍烦躁,结合膜充血,肺部可闻湿啰音,肝肋下2cm。化验:WBC18.5×109/L。血清凝集溶解试验1:400(+)。病人为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机制是()
A、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毒物质的超敏反应
B、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害
C、肺内微血管弥漫性血栓形成
D、血小板减少
E、血中有抗凝物质存在
- A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引起我国钩体病稻田型发病的主要菌群是()
- 引起我国钩体病雨水洪水型发病的主要菌群是
- 莱姆病持续感染期的临床表现特点是()
- 女性,32岁。因收割水稻劳累,诉全身肌肉
- 梅毒反应素是指()
- 钩体病的神经系统后发症最严重的症状是()
- 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意义较大的实验室检查是(
- 回归热治疗首选用药为()
- 治疗钩体病时引起赫克斯海默尔(Herxh
- 莱姆病播散感染期循环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
- 患者,男,45岁,发现慢性血吸虫病10年
- 在非洲引起回归热的病原体是()
- 某患者男性,2周前出现畏寒、高热,伴剧烈
- 钩体病首次抗菌治疗过程中如出现高热、寒战
- 患者男性,37岁,农民。主诉:发热、乏力
- 检测钩体病病原体应采取发病1周内的标本是
- 虱传回归热的好发季节是()
- 在中国引起回归热的病原体是()
- 猪主要携带的钩体菌群是()
- 钩体病首剂青霉素治疗后2~4小时突起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