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论述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它们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同时又是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者。生物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1)土壤植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A、植物,特别是高等绿色植物及其相应的土壤微生物类群,对土壤的作用最为显著。绿色植物对分散在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利用太阳幅射能进行光合柞用,制造成活体有机质,井把太阳能转变为潜能,再以有机残体的形式,聚积在母质表层,然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合成作用,或进一步转化,使母质表层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逐渐丰富起来,产生了土壤肥力特性,改造了母质,推动了土壤的形成和演化。
    B、不同的植被类型所形成的有机质的性质、数量和积累的方式各不同,因而对成土过程所产生影响也不同。
    C、木本植物的枝叶以凋落物的形式堆积于土壤表层,因而剖面中腐殖质是自表层向下急剧减少。而草本植物的根系占很大比例,因而剖面中腐殖质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
    D、草本植物每年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绝对数量虽不如木本植物多,但其灰分含量则超过木本植物。从而对腐殖质的形成和积累、团粒结构的形成等产生影响。
    E、地带性土壤一般有它特定的植物群系,不同植物群系决定着土壤形成过程的发展方向,而植被的演替又导致了土壤类型的演变。
    (2)土壤微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土壤微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并且是多方面的。
    A、土壤微生物最主要的作用是分解动植物有机残体,使其中潜藏着的能量和养分释放出来,供生物再吸收利用,使生物能世代延续下去。土壤物质的生物循环不断反复进行,土壤肥力也不断地演化和发展。
    B、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的同时,还参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
    C、某些特种微生物,如固氮菌能增加土壤氮素养分。各种自养细菌对矿物质的分解等,都对土壤形成和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3)土壤动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A、土壤动物中的原生动物,各种土栖昆虫、蚯蚓和鼠类等,它们的残体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一种来源。
    B、土壤动物以特定的生活方式,参与土壤有机残体的分解、破碎,以及翻动、搅拌疏松土壤和搬运土壤。蚯蚓还能将土壤通过其肠道分解,造成独特的胶状有机-矿质混合体,
    C、有些地区土壤中的动物为数不少,对土壤物理、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D、一般说,在阔叶植被落叶层和土壤中动物最多,丛林地与草原次之,荒地与早地最少。耕种熟化土比生荒地动物可多几十倍到几百倍。因此,土壤动物种群的组成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壤类型和土壤性质的标志,并可作为肥力指标。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