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如图所示,相邻四点连成的小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
(1)分别连接各点,组成下面12个图形,你发现有什么排列规律?
(2)求出各图形外面一周的点子数、中间的点子数以及各图形的面积,找出一周的点子数、中间的点子数、各图形的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
利用所给材料,请你设计一个“数形结合”教学片断。
-
(一)、列表分析(也可以只列举部分图形分析)
(二)、观察、归纳:(限于篇幅只列举部分图形分析)
图形(1)的面积:4÷2+0-1=1
图形(3)的面积:8÷2+0-1=3
图形(5)的面积:4÷2+1-1=2
图形(8)的面积:14÷2+1-1=7
图形(9)的面积:4÷2+2-1=3
图形(11)的面积:8÷2+2-1=5
图形(12)的面积:14÷2+2-1=8
(三)、总结规律:
图形的面积与格点数满足关系:面积=边上的点数÷2+内部点数-1
(四)、教学设计
一、找图的排列规律
师:同学们看图,找出图的排列规律来。(学生可以讨论)
生:老师我们发现,第一行的图中间没有点,第二行的图中间有一个点,第三行的图中间有两个点。
师:非常好!
二、数一数每个图周边的点数
师:现在我们来数一数每个图周边的点数。并将结果填入下列表中。(师生一起数)
三、计算面积
师:数完边点数,我们再来计算每个图的面积。结果也填入表中。(师生一起计算)
四、寻找每一列三个数之间的规律
师:我们根据这个表,找一找每列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告诉同学们,希望找到相同的规律。
生:第一列,边点数等于面积乘以4。
师:这个规律能否用到第二列呢?
生:不能,因为6不等于2乘以4。
生2:第一列,边点数除以2,减去面积等于1。
师:好!看看这个规律能否用到第二列?
生:能。还能用到第三、第四列。
生2:老师,这个规律不能用到第五列。
师:很好!我们看看这个规律到第五列可以怎样改一改。
生:我发现了,边点数除以2,加上内点数,再减去面积等于1。
师:非常好!大家一起算一算,是不是每一列都具有这个规律。
五、总结
师:我们把发现的规律总结成公式:边点数/2+内点数-面积=1
也可以写为:边点数/2+内点数-1=面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罗素悖论引发了数学的第三次危机,它的一个
- 叙述类比推理的形式。如何提高类比的可靠性
- 中国古代数学中使用的数学方法是开放的归纳
- 《九章算术》思想方法的特点是()、()、
- 微积分的建立标志着变量数学的诞生。
- 计算是随着计算机的发明而被人们广泛应用的
- 为避免数学以后再出现类似问题,数学家对集
- 巴比伦人是最早将数学应用于()的。在现有
- 中国古代数学中使用的数学方法是演绎的方法
- 类比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
- 算法可分为()、()两大类。
- 鸽笼原理可叙述为:若n+1只鸽子飞进n个
- 代数解题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依据问题的
- 分析《九章算术》思想方法的特点,为什么?
- 数学公理发展有三个阶段:欧氏空间、各种几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一本数学名著。“
- 抽象是对同类事物抽取其()的本质属性或特
-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一本极具生命力的
- 《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框架,以
- 猜想就是根据事物的现象,对其本质属性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