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营养液的管理措施。
  • 营养液的管理:
    由于植物对养分的要求因种类和生长发育的阶段而异,所以配方也要相应地改变,例如叶菜类需要较多的氮素(N),N可以促进叶片的生长;番茄、黄瓜要开花结果,比叶菜类需要较多的P,K,Ca,需要的N则比叶菜类少些。生长发育时期不同,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也不一样。对苗期的番茄培养液里的N,P,K等元素可以少些;长大以后,就要增加其供应量。夏季日照长,光强、温度都高,番茄需要的N比秋季、初冬时多。在秋季、初冬生长的番茄要求较多的K,以改善其果实的质量。培养同一种植物,在它的一生中也要不断地修改培养液的配方。
    1、营养液浓度的管理:不同作物种类、不同生育期、不同栽培季节的营养液浓度可以不同,应根据情况具体调整。对于循环供液的栽培系统,营养液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作物对营养的吸收和水分蒸发,营养液浓度必然发生改变,必须定期检查校正。
    2、营养液PH的管理:大多数作物的根系在PH值5.5~6.5生长最好。在作物生长发育中,PH变化大,将会影响对养分的吸收和矿质盐的溶解。因此,要经常检查,并根据作物需求,通过加酸或加碱的办法,调节最适pH值。
    3、营养液温度的管理:尽量维持营养液和基质的温度在根系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4、供液方法与供液次数:
    (1)基质栽培常采用间歇供液方式,每天供液1~3次,每次5~10min(视季节、天气、生育期等具体情况决定);
    (2)水培可采用间歇供液或连续供液方式,前者一般每隔2h一次,每次15~30min;后者一般是白天连续供液,夜晚停止。
    5、营养液的补充与更新:主要是指循环供液方式中,一般每隔一周,就需进行营养液的补充和调整;2个月左右就需进行营养液的全量或半量更新。
    营养液补充与更新应遵循的原则是:既能使作物根系得到足够的水分、营养,又能协调水分、营养和氧气之间的关系,达到经济用肥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6、营养液的消毒:常用90℃的高温消毒和紫外线照射消毒。
    或者:(1)营养液配方的管理;
    (2)营养液浓度的管理;
    (3)营养液酸碱度的管理;
    (4)营养液温度的管理;
    (5)供液方法与供液次数的管理;
    (6)溶存氧的管理;
    (7)营养液的补充与更新。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