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茶馆》在结构上有何创新?(重点)
-
(在结构上,《茶馆》采取三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每一幕内部也以许多小小的戏剧冲突连缀。这样的结构本来容易变得松散,老舍克服了这方面的困难,剧本以“人物带动故事”,“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同时,人物的故事、命运又暗示着时代的发展,从而使得剧本紧针密线,形散神凝,以貌似平淡散乱的人物、情节织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民间众生相。)
老舍有意识地舍弃中外戏剧传统的“一人一事”的方法,而采用“人像展览式”方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老舍创作《茶馆》的意图是以“埋葬三个时代”来歌颂新时代。这个意图的关键是把三个时代被埋葬的必然性写足。老舍采用“人像展览法”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都搬上台,把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从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和反动中,看到这三个时代的无可救药。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人物不断登场,又不断下场。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一闪而过,口中说着自己的事情。由此看来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无数的画面组织起来,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而逐步展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以《诗镌》为阵地的“新月诗派”诗人主要有
- 半个世纪以来,台湾地区的散文与中国大陆当
- 1990年王安忆在搁笔一年后重新完成的第
- 简要说明《雷雨》深刻的思想主题。
- 如何理解郁达夫作品中显现的反传统道德的病
- 简析《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在反映农村个阶层
- 最早的“反思小说”是茹志鹃的(),改革小
- 巴金《家》中高老太爷的长孙是()。
- 王安忆的《长恨歌》写的不是王琦瑶这个人,
- 朱自清表现“父子之爱”的一篇散文是()。
- 余华《活着》主人公富贵姓()。
- 《古潭的声音》是几幕剧?()
- 从1950年至1958年,汪曾祺一直任文
- 语丝派主要撰稿人有哪些?()
- 穆旦是()成员。
- 因具有朦胧的女性视野而受到批判的《百合花
- 郭沫若在1941年12月至1943年4月
- 《芙蓉镇》的作者是()
- 闻捷的()是五十年代歌颂少数民族青年男女
- 冰心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讨论人生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