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查阅资料,谈谈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来源是什么?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闵公元年》。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去。庄公之弟庆父贪婪残暴、权欲熏心,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连杀了两个国君,而且极度荒淫无耻,作威作福,横行无忌,不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也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故齐国的仲孙湫到鲁国吊唁回去后,曾叹息地说:“不去庆父,鲁难末已。”
后人用“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七斤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 阅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按要求作答。
- 阅读《湘夫人》中的一节,回答问题:
- “敦尚简实”是什么意思?
- 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书
- 什么是人文主义文学?请举出五个代表作家名
- 李清照《声声慢》中,隐含家破人亡之痛的词
- 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作宾语的是()。
-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
- “难分轩轾”的意思是()
- 下列著名人物属于汉赋四大家的是()
- 《早雁》本诗的指代手法是什么?
- 林语堂在国内创办的杂志是()。
- 这首词中用典的句子有()。
- 有《登泰山记》,主张“义理”、“考据”、
- 《李将军列传》中,李广和李蔡的对比描写,
- 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 下列说明《祭欧阳文忠公文》用词精到的特点
- 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