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据报道,10年前,某市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组建起一个精干高效的政府机构,政府仅设有政府办、经济局等14个单位(经济局对应上级34个单位和兄弟县市的22个单位);党委仅设党务工作部和市委办。这种改革,使得某市成为当时全国地方机构改革的5种模式之一。如今,10年过去了,当年的这个“小政府典范”却重新走上了机构膨胀的老路。10年中,该市精简的人员、机构逐渐反弹,机构由14个增至25个,党政工作人员由600人增至1300多人,再次出现“官”多“兵”少的现象,仅市委常委就达15人,正副市长9人。我国机构改革的主流理念为()
A、大政府、大社会
B、大政府、小社会
C、小政府、大社会
D、小政府、小社会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是政策规划阶段的最后一步,是通过特定
- 公共部门绩效,尤其是政府绩效主要包括()
- 公共组织结构类型有()、()、()和矩阵
-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政府角
- 工作分析的步骤包括确定工作分析的用途、收
- 在协调某些问题时,参加的各方往往各有主见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发起的新公共
- 管理者应当下授与所授受职权相等的执行责任
- 我国推行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有()
-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充分
- 波特刻画出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其中产业
- 具有现代意义的非政府组织出现在大约20世
- 公共决策应该对整体与局部、当前利益与长远
- 对科层制组织中各职位之间以及相应权力之间
- 如果公共组织决策失误或行为有损国家和人民
- 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 公民个人作为评估主体,体现了政府绩效评估
- 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限
- 绩效评估的时效指标可分为()和()。
- 政府雇员制在中国的推行始于200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