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2008年,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设计出了第一个专家系统:1982年,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提出了新的神经网络模型;1997年,IBM"深蓝"电脑线路国际教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11年,IBM超级计算机"沃森"在美国电视答题节目中战胜两种人类冠军;2013年,机器在人脸识别上超过人类;仅一年后,机器人在物体识别上也战胜……未来人工智能继续超越人类的可能性很高。 在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充满无限可能的情况下,其潜在风险也引发了广泛讨论。2016年2月,在美国加州发生了一起无人驾驶汽车因躲避路上障碍物而撞上公交车的交通事故。这凸显出人工智能设备在应对人类社会各种场景时面临的挑战,人们还担心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后的问题,比如将机器人用于战争是否会带来像核武器一样的后果。 有学者表示,人机对弈是人类思考自身作用的契机。人工智能的目的是帮助人类,创造出比李世石更优秀的棋手应该是人类的胜利,也有学者认为,在面对复杂的伦理问题时,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陷入不可预知的选择困境,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发出警告;"我不认为人工智能的进步一定会是良性的。" 德国人工智能研究所柏林分析所长汉斯·乌斯克莱特强调说,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与人类互补,增强人类的能力,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力和目标,而机器只关注如何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要让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道德层面的错误,关键在于人类自己,在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看来,每个发明都不可避免带来新问题,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不是减少技术的使用,而是通过改进技术来提供解决方案,他认为,即使新的技术发展带来的49%是问题,但它首先带来了51%的好处,这正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阿尔法围棋"和李世石无论谁胜谁败,人类都是最后的赢家,总之,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如何理解"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
-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
- 城乡社区协商是基层群众自治的生动实践,是
-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着其基
- 在探索协调发展之路时,政府提出了“既要金
- 列宁说的“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
- 如何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 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
-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
- 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
- 简述公共生活的含义及特征?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行政长官是()。
-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
-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内容是什
-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提出者
-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
- 十七大提出的“两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
- 现阶段,我国按劳分配的范围是()。
-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主要目标是
- 在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