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相传张仲景在50岁左右的时候,曾担任过湖南长沙的太守。在这个时期内,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医生,仍然积极地为百姓诊治疾病。按照当时封建制度的规定,太守是不允许进入民间屋舍的,更不能私下随便给病人看病。为了能及时抢救病人,他想出了个主意,每逢初一和十五两天,便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群众进来,他坐在公堂上给病人治病。时间长了,形成了惯例,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各方病人都聚集在衙门前候诊,始被人称为"坐堂大夫"。以后中药铺皆以"堂"为名,原因据说就在这里。张仲景去世后,长沙百姓在迎盘街修建了张公四祠,以表达人们对他的爱戴和怀念。这个案例反映的医德思想是()
A、为民请命
B、不畏权贵
C、精益求精
D、忠于医业
E、勇于创新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提高口腔修复质量,避免或减少医患纠纷的特
- 临床医学意外损伤的赔偿原则()
- 关于医学道德规范,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
- 奠定中国医学人道传统的文献是()
- 出自杨泉的话是()
- 我国提出建立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主张是哪一年
- 27岁的教师林某从不吃面包、乳酪或任何含
- 某女患者,59岁,因患肝硬化腹腔积液,肝
- 在医德评价中,自我评价方式及主观评价力量
- 为克服市场经济对医学服务产生的负面影响,
- 最能体现不伤害原则的是()
- 下列表述最能全面反映伦理学概念内涵的是(
- 一位年轻的未婚妇女因子宫出血过多住院。患
- 对尊重病人自主权的正确理解是()
- 医德评价的标准不包含()
- 某男患者,65岁。患胃癌四年,晚期,已失
- 在手术协议中要求病人本人或其家属签字,这
- 教育者向受教育的医务人员传授医学道德规范
- 从2002年11月起,国外某研究小组从1
- ()是把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转化为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