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道道地地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是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膛乎后也。 ——孙中山1905年11月《民报发刊词》 请回答: 与欧美国家相比,材料三中孙中山提出的革命目标方面增加了什么内容?孙中山为实现这一目的做出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试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孙中山无法实现这一新增目标的原因。
-
增加了“民生”的目标(或平均地权)
努力:①领导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一些障碍;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结果: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但没有真正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
原因:客观上,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强大。
主观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这一目标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
- 托克维尔在其1835年发表的《论美国的民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
- 下列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材料一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
-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
-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
- “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
- 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
- 下列各项较为突出体现了1787年美国宪
- 材料一: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
- 独立后,大陆会议制订了一个<邦联条例》,
- 新华网华盛顿2008年11月4日电:美国
-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首要目标是(
- 下列明确堵塞了法国君主派复辟之路的法律条
- 2009年1月20日,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奥
- 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创造了各具特色的
- 在英国,“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
-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
- 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