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目前全国城镇化率已接近5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不足40%。告别家乡,走进城市,是多少农民工向往的生活。然而,有记者近日赴安徽、四川、湖北等地调查发现,多数试点中小城市已经全面放开农民进城落户,但在“零门槛”前农民落户意愿普遍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愿意在城市买房、工作、生活,但选择把户口留在农村。如何解读农民的这种选择,对于我们顺应中国国情和农村的变化,针对性地推动中国特色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 在传统观念里,农村、农业几乎是落后生产力的代名词,逃离农村似乎是正确的、唯一的选择。但是,近年来,农村户口“含金量”提高,具有农业户籍的人放弃进城落户的机会,在一些发达地区已不是新闻。即便在经济相对不那么发达的地区,因农村户口具有宅基地、承包地等各种附加值,当地人“农转非”的积极性也不高。
实际上,不愿放弃农村户口的村民,并非放弃了都市生活。不管是考上大学的农村籍大学生,还是有机会“零门槛”落户的村民,他们中的许多在城里工作、生活,也能享受到城市的教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尽管在户籍意义上他们不算“城镇化”,但他们实质上已是城里人。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视为户籍改革的目的,那么不管是城市户口“含金量”高,还是农村户口“含金量”高,都不是户籍改革成功的标志。户籍问题盘根错节,不在于户籍政策本身,而在于附加在户籍之上的各项利益。
过去,人人以当城里人为荣,这是因为拥有城市居民有着太多农民享受不到的权益。现在,村里的户口“值钱了”,固然说明了农村所取得的发展,但同样也是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实际上,带着小孩常年在城市工作、生活,而户口却在遥远的农村,如此“人户分离”不仅给户籍管理带来麻烦,而且不利于社保、入学等手续的办理。更主要的是,这种“脚踏两只船”的现象,还可能浪费一些社会资源,不利于农业现代化。
俗话说“筑得梧桐好,方引凤凰栖”,当前中国城市这片“梧桐”树林,其吸引力其实出现两极分化。只有缩小城市之间、地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农民工进城落户才有更多的选择、足够的空间。就城市来说,要采取系列措施,吸引农民来落户,比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工进城落户的后顾之忧,鼓励城市房产商降价“去库存”,让部分农民工买得起房等等;就农村来说,要加快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农业等。
户籍改革不光要看到农民享受城市生活的需求,也要看到城里人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在农村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将户籍与利益脱钩、与实际身份挂钩,才是户籍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的终极目标。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丁玲描写解放区一个农民出身的乡指导员面临
-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
- 在英国,中央政府是地方政府的最高领导机构
- 深入开展国务院大督查,推动改革发展政策和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哪些体液含有艾滋病病毒
- 绩效管理在强调为外部主体负责,具体是指对
- 分办公文应分清()
- 下列哪项描绘的不是七夕()
- 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彼得斯提出的政府模式
-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
- 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
- 依法治国首先是()。
-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类最基本的
- 市场对于资源配置具有灵活而有效的导向作用
- 京剧脸谱的不同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表
- 建立和完善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巩固和
- ()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社
- 深入推进( ),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
- 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日前就推进
- 哪些因素会影响团体领导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