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要说明《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的异同。
- 《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内容上有着内在的连续性,而在艺术风格上,前后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人认为:“从《暴风骤雨》到《山乡巨变》,周立波的创作沿着两条线交错发展,一条是民族形式,一条是个人风格;确切地说,他在追求民族形式的时候逐步地建立起他的个人风格”。其风格也从“阳刚”转向了“阴柔”,“较多采用纤细的笔墨,对于时代风貌比较着重从侧面来进行描写,有关日常生活和风土人情的描绘在书中占有较多的篇幅”。如果说《暴风骤雨》是一支时代主旋律的鸣奏曲,那么《山乡巨变》则是一首充溢着泥土芬芳的田园抒情诗。周立波在艺术风格上的变化,反映了他在创作上的心态变化。《暴风骤雨》是他参加东北解放区的土改工作队的收获,其创作心态是与土改运动时暴风骤雨式的工作激情相一致的。而为了创作《山乡巨变》,他先是回乡体验生活,后又带着全家人回乡安家落户后,不但亲身参加了合作化运动,还与家乡的农民结下了浓厚的情谊,其创作心态是与还乡后目睹家乡变化时的喜悦心情相吻合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要说明王蒙小说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 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
- 5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诗坛上的现代主义文
- 以《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为代表,武
- 余光中的有代表性的诗集主要有()等。
- ()的《叔叔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右派的故事
- 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主要有()。
- “崛起的一代”主要指70年代末以后涌现的
- 曾化名“佟硕之”写作《金庸梁羽生合论》一
- 简要说明金克木与张中行的散文风格的异同。
- 80年代初期的实验戏剧(或称“试验性话剧
- 简要说明《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的异同
- 张大春的主要作品有()等。
- ()武侠小说的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一举成
-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京剧包括《红
- 廖一梅编剧、()执导的话剧《恋爱的犀牛》
- 刘震云是近年频频“触电”的著名作家,他的
- 王安忆的《()》讲述了一个大提琴手的婚外
- 从《黄泥街》到《突围表演》,再到《思想汇
- 最能体现“马原体”特征的作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