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把形象(或意念)从“心”(形之于心)转化到“纸”(形之于手)上,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其间最常见的问题是什么?
  • 指文学形象从心转化到纸上,就是从创作的构思阶段发展到物化阶段。物化阶段是一项具体而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在此阶段会出现很多问题。第一,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创作意图是作家心中指向性很强的某种目标预期,但他有时并不符合逐渐成熟起来的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性格的自然发展。当人物成熟起来时,他必然按照自己的性格轨道行进,而无法迁就作家原来的意图。此时,作家要么掐灭他,要么顺从他,似乎没有其他道路可走。在文学史上,我们经常见到期的情况是,成熟作家大多采用顺从人物自由发展的方法,而不是相反。常常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安娜卧轨,渥伦斯开枪,聂赫留朵夫放弃结婚,美谛克逃跑等许多事例,便属此种情况。列夫·托尔斯泰说:“他们(指人物)作那些理想生活中应该作的,和现实生活中常有的,而不是我愿意的。”即便是通过脑中倏忽闪现的思绪来勾勒人物形象的意识流大师乔伊斯,也不得不遵从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以保持其内在的一致性。例如,在《尤利西斯》中,斯蒂芬满脑子想的都是抽象的思维和深奥的哲理,摩莉成天想的不外乎饮食男女,布鲁姆则喜欢有骚味的羊腰子,连在博物馆看到裸体女神像也要想入非非。其实,遵从人物性格逻辑的自由发展而改变原来的设想,是一种成功的方法。因为,这样能使人物有活泼泼的内在生命力,其性格所支配而产生的各种悲欢离合行为,能产生极强烈的真实感。这种情形的发生,常常是创作进入某种境界的标志。
    第二,作家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开始构思时,作家大体上都有一种动机,可是在物化过程中,由于某种外在刺激的作用,或从材料中发现了新东西,作家会产生一种新动机。有时,后起的动机甚至还可能取代原先的动机而支配物化过程。由于动机暗换是内在的,有时还是无意识的,因而作家的理智并没有觉察到这种改变,反而误认为是作品的物化过程逸出了原来的设想。例如,鲁迅创作《不周山》,本想借用弗洛伊德的理论严肃地演绎人类和艺术的起源,但写作中途在报章上看见有人攻击情诗,心里颇为愤怒,原来的动机不由自主发生了改变。于是,他便在女娲两腿间“油滑”地添加了一个身着古衣冠、满口讲着“仁义道德”的小丈夫。对此,鲁迅当时并未意识到,过后极为后悔,也承认小说《不周山》的这一变化与原先的想法悖谬,以致“毁坏”了整个后半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动机暗换打破了原来的构思,悄悄地赋予了作品以作家未曾明确的意识,无意中反倒增加了作品的内涵。所以,当作家为此懊悔不已时,在读者或评论家那里仍将该作品奉为佳作。例如,当鲁迅不断贬低《不周山》时,著名评论家成仿吾却偏偏指出它是《故事新编》的“压卷之作”。显然,动机暗换所造成的冲突,既使作品内容一波三折,也使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更为丰富、复杂。
    由上可见,在物化阶段出现的意图与人物性格的冲突、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等问题,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似乎不是阻力和影响质量的因素,反而可能是作品质量得到提高的一个契机。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