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如何评价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作用和意义。
  • 在国际关系形成两极化的背景下,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指出:要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这就是著名的“一边倒“政策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虽然具有坚定的反帝性质,但并不意味着排斥与美、英等国家打交道的可能。从中美关系看,中国共产党不是不愿意与美国发展关系,而是美国一次又一次地以中国共产党为敌,从而排除了中国共产党在美苏之间走“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从中苏关系来看,“一边倒”是获取社会主义阵营援助的必要条件。苏联对中国革命虽总的说来是支持的,但中苏两党的关系十分微妙,苏联对新中国的支持并不一定就是必然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医治战争创伤,发展民族经济,应该尽可能地寻求外来援助。从帝国主义阵营,不仅不可能指望任何援助,而且还必须面对敌视。只能从社会主义阵营方面寻求同情、支持和援助。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真要走“中间道路”,不但不可能改变美国敌视中国革命的态度,反而会导致失去苏联援助的可能。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政党,它领导的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董事会的一部分。当时,以美国为首的阵营是执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帝国主义阵营,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首的阵营是和平、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力量的阵营,在这国际进步和反动两种力量对立中没有中间道路。中国站在苏联一边,也就站在了和平、民主、民族独立、社会主义力量一边。此外,建国时通过的《共同纲领》以严谨的语言规定了“一边倒”的确切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这说明,新中国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并非一味地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而拒绝与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打交道。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建交高潮中,除了社会主义国家外,新中国还与亚洲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和西北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不仅对美帝国主义孤立中国企图给予有力打击,而且对新中国争取国际承认、提高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起了重大的作用。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