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热原的组成、性质及除去方法?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及其检查方法有哪些?
- 组成:磷脂+脂多糖+蛋白质。主要成分:脂多糖,具有很强的热原活性。性质:(1)耐热性(2)过滤性(3)水溶性(4)不挥发性(5)其他:能被强酸碱破坏,也能被强氧化剂、超声波及某些表面活性剂破坏。
除去方法:(1)高温法:(2)酸碱法:重铬酸钾硫酸清洗液或稀氢氧化钠液。(3)吸附法:活性炭用量0.05-0.5%(w/v)。(4)离子交换法。(5)凝胶过滤法(6)反渗透法(7)超滤法:3.0~15nm超滤膜。(8)其他方法如二次以上湿热灭菌法,或适当提高灭菌温度和时间,以及微波法等。
1)无菌:不得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和芽胞。2)无热原。3)澄明度: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浑浊或异物。4)安全性:不引起组织刺激性和发生毒性反应。5)渗透压:输液要求等渗、等张性。6)pH:4-9。7)稳定性:具有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安全有效。8)降压物质:符合规定,确保用药安全。
质量检查:1)澄明度检查:目力检查法;2)热原检查:鲎hou试验法和家兔法。3)无菌检查;4)其他检查:有关物质,降压物质检查,异常毒性检查,pH测定,刺激性,过敏试验及抽针试验等。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粉体的流动性、吸湿性、润湿性常用的表示方
- 微粒分散体系的动力学稳定性主要表现在()
- 论述多效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多效蒸发
- 有些药物如溴化物、碘化物等不宜制成片剂或
- 奏效速度可与静脉注射相媲美的是()。
- 测定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时,至少应测
- 表面活性剂
- 适用于滴眼液配液、滤过、灌封的生产环境空
- 酯类药物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是因为易发生(
- 输液剂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和()
- 欲无菌粉碎,常用().
- 片剂包薄膜衣可分为()、肠溶衣及不溶性三
- 属于化学灭菌法的是().
- 下列有关茶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能彻底破坏热原的条件是()。
- 下列可作为固体分散体难溶性载体材料的是(
- 栓剂在直肠吸收主要通过().
- 常用的抛射剂氟利昂今后将逐步被淘汰,是因
- 羧甲基淀粉钠通常作片剂的().
- 为什么要在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中加入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