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明清统治者对地方官学学生是怎样加以笼络和控制的?
- 明中叶后,只有府、州、县学生员(俗称秀才)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这就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地位,也使地方官学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统治者对地方官学生员严加管制,明太祖向全国各地学校颁布禁例十二条,刻在卧碑上,其要点是严禁师生议论国是,干预地方政务。要求他们遵纪守法,尊师重道,潜心治学,以求得到朝廷重用。清代又颁行了新卧碑,共七条,内容与明代大同小异。康熙、雍正时又颁布“圣谕”,也主要是告戒训示读书人的。这些举措都着眼于从思想上和政治上控制知识分子。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董仲舒的德育思想。
- 辽金元三朝文教政策都重视采用中原王朝的教
- ()创立了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必修选修制度
- 南京国民政府“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终告形成
- 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
- 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
-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生产劳动经验、知识、技
- 清代的宗学、觉罗学的招收对象都是都是清皇
- 试述孔子的德育原则。
- 梁启超认为处于儿童期,接受小学教育的学生
- 王充强调“知物由学”,彻底否定了“生而知
- 甲骨文中“多方小子其教戒”的卜辞说明:商
- 崇宁兴学在数量上、规模上和分布的范围上,
- ()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电报学堂。
- 正心有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 西周家庭教育中,从()开始就出现男女有别
- 万木草堂的创始人是()。
- 科举考试实行殿试之法是开始于()。
- 中国近代第一个研究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是(
- ()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教育的首创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