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阶段。
-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完善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一)建国初期的银行体制。这个时期主要是过渡时期的银行体制。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当时任务主要是接管官僚资本,迅速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及各级分行。先后建立了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农业合作银行。一个由中国人民银行为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银行体制。1954年,我国成立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由财政部管辖,1955年和1963年,我国两度成立中国农业银行,但又分别于1957年和1965年合并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既是行使货币发行和金融管理的国家管理机关,又是从事各项银行业务的经济组织。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集中管理和分配资金的部门,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逐级设置,基层机构没有经营目标和经营自主权。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发挥了一定作用。(待续)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银行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形成。1979年开始,从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分设出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随后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也从财政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办理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至此,中央银行体制开始建立,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组成的专业银行体系也开始形成。
(四)银行体制走上法制化轨道的新阶段。1995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正式颁布,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责,确立了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规范了商业银行的权利与义务。2003年5月,国务院法制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共同着手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并同时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形式强化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职能。根据十届全国人大会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规定》,国务院决定设立银监会,承担原来由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银行业监管职能,致力于加强金融监管。这种设置,有利于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在国际上拓展业务,进而有力地支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要求,产权形式逐渐多样化,银行体制逐渐规范和完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银监会目前将会进一步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
-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理论及其管理原则?
- 资产管理理论
-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由两部分组成:一
- 《巴塞尔协议》将银行的票据发行便利额度和
- 下列有关托收说法正确的有()。
- 下列属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的“5C”标
-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稳健型策略()
- 简述利率敏感性分析。
- 商业银行是以什么为经营对象的信用中介机构
- 本票
- 贷款的发放与收回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主要取
- 银行业务中断和系统失灵属于银行风险中的(
- 下列因素中,()构成企业的第一还款来源。
- 非银行金融机构既要支持实体经济,又要与防
- 如何分析借款企业的还款能力?
- 下列投资账户被划分为交易账户的是()。
- 定活两便存款属于()
- 早期银行业产生于哪个国家()。
- 贷款价格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