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在汉语史上,有哪些“儿”字是不应该认作词尾的?名词词尾“儿”字的发展情况。
  • (1)不作词尾:
    ①未脱离小儿的实际意义(即:本义小儿)的都不能认为是词尾
    ②有些“儿”字虽然不用作本义,但是表示旧社会所谓下等人或不道德的人,也不算做词尾,如“侍儿”、“偷儿”。
    (2)发展情况:王力先生认为,谨慎的说法,“儿”字是从唐代开始产生的。
    ①用于人:
    A.用为小字(小名)的词尾,这种看法一直传到后代:“小字龙儿”
    B.“孩儿”的“儿”也不一定是词尾,可能像“婴儿”一样,“儿”字具有实在意义:“一双前进士,两个阿孩儿。”
    ②用于动物:
    A.不作词尾:确指鸟兽虫类的初生者:凤凰儿
    B.作词尾:“打起黄莹儿,莫叫枝上啼。”
    由于文字上缺乏轻音的表示,我们在古书中不容易划清这两种情况的界限。
    ③用于无生之物,无所谓初生者,“儿”字的词尾性明显,小车儿、船儿
    5、名词词尾“头”字的发展情况。
    (1)不作词尾的个别情况:“石头”时代很早,又称“石首”,可见“头”有实义;“码头”在唐代就有了,写作“马头”,可见“头”仍有实义,还有“被头”、“年头”、“号头”等。
    (2)词尾“头”的产生,应该是在刘超,“膝头”、“前头”、“后头”。
    (3)宋元以后,“头”作词尾更加普遍,“锄头”、“日头”、“骨头”。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