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调节措施。
-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经济增长状况。包括周期性不平衡和收入性不平衡。
2、经济结构性原因。包括产业结构性失衡和要素结构性失衡。
3、货币性要素。即由于一国的物价水平、利率、汇率的变化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4、偶然性因素的变动。如反倾销调查的影响等。
5、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1、财政政策调节。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则政府应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税率;政府支出的减少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数倍的减少;税率的提高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收益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收入的减少必然导致本国居民商品和劳务支出的下降,其中包括对进口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下降。
2、货币政策调节。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从而可以降低国内生产的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价格,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两个角度纠正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逆差。再者,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促进一国国内利率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吸引资本流入,改善国际收支的资本和金融账户。
3、信用政策调节。如果经常项目逆差,可以有针对性地直接向出口商提供优惠贷款,鼓励其扩大出口;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提高进口保证金比例,抑制进口。另外,还可以通过向外商提供配套贷款吸引投资,通过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来平衡经常项目的逆差。信用政策的运用还可以通过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进而对投资,价格等变量产生影响,并作用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4、外贸政策调节。比较典型的做法是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实施贸易的管制。前者主要是通过提高关税来抑制进口,刺激对本国进口替代品的需求。后者则一方面运用配额、进口许可证等措施限制进口,另一方面运用出口补贴等措施鼓励本国商品的出口,从进出口两方面双向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充分发挥利率作用应具备的条件。
- 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汇率由两种纸币所
- 政策性保险公司是经营保险业务的主要组织形
- 当一国处于经济周期中的危机阶段时,利率会
- 由于股票行市与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
- 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
-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为什么要统筹考虑三个
-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
- 一国的生产状况、市场状况以及对外经济状况
- 简述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 简述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
- 对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利弊
- 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上以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
- 特别提款权不仅能用于贸易和非贸易支付,还
- 金融在整体经济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为,它可以
- 剑桥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 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
- 简述货币市场及其特点。
- 信用中介机构是指为资金借贷和融通直接提供
- 国际货币制度创新的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