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联系实际阐述德育教育中如何贯彻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
知行统一,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品格。实践中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
(1)要注重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当知、情、意、行等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在方向上和水平上相互协调,和谐一致,就能有效地促进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如果知,情,意,行在方向上和水平上发展不平衡,相互不协调,差异很大,甚至很不一致,就将影响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甚至会导致“品德两性”的产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知,情,意,行相互联系和作用,又不能简单地相互代替;既要注意知、情、意、行全面培养,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重点。
(2)要注重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晓之以理,就是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人生道理和道德常识。当然,理要为学生晓之,不能脱离实际,要有针对性。导之以行,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把一定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付诸实践,并使用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导之以行,不仅要注意使学生知其然和所以然,还要注意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及时而努力地提供多种帮助和指导,使其行为持之以恒。
(3)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等多方面的活动中自觉锻炼和培养知行统一的品格。
(4)教育者自身要以身作则。在德育中,任何方法上的不当,都没有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更糟糕的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教育目的价值观的“客体论”转变所导致的是
- 结合现实谈谈学校在促进个体发展方面的独特
- 学校管理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员
-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
- 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有艺术美育、自然美育、
- 结合中小学实际,分析在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
- 劳动技术教育
- 素质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 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学科的总称是()
- 在古岁马学校教育制度中为平民子弟准备的学
- 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
-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
- 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
- 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教师职业形象有()。
- 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 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征
- 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这
- 下列教育论著中,哪些是“二战”后产生的(
- “一般发展”理论是由()提出的。
- 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