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外的许多改革都非常关注农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苏联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是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一直都令人失望。……一个原因在于苏联的气候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另一个原目是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因而使农业处于挨饿的状态。……但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在于莫斯科的控制过于严密——苏联官员告诉农民们耕种什么,何时耕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畜牧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减少耕地和降低畜牧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随着家庭承包经营的推行,大批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剩余的劳动力怎么办?从1986年开始,农村改革主要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羟济为主要内容,这一时期畜牧业、渔业发展迅速,以集体经营为主,兼有个体、私营的9镇企业异军突起,1987年,全国9镇企业从业人员达8805万人,产值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李正华《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对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使中国农村面貌发生的新变化及影响。
  • ①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发展规模经营,乡镇企业的产值超过了农村社会总产值,有力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辟了一条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新道路。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