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这一命题的意义。
-
苏格拉底认为,心灵的内在原则是德性。“德性”指过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的技艺。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这条原则的意义有三:
(1)知识的确定性。苏格拉底相信,只有通过定义表达的德性才是普遍的知识,反之,为不能够上升为定义的个人意见,“德性就是知识”为知识规定了一个可靠的标准,这就是善。
(2)真理的实践性。指真正知识有这样的动能;有了知识,便有了德性;没有知识,便没有德性。知识是德性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3)道德的可教性。“德性就是知识”的一个推论是:德性是可以传授的,因为任何知识都有可授性。获得关于德性的知识的学习过程只是认识自己灵魂之内的已有的德性。德性可授性和自然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统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社会哲学有两个概念,一个是“自然状态”一
- 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
- 亚里士多德概括的十个范畴不包括:()
- 在洛克看来,人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什么?()
- 叙事的参照
- 笛卡尔的方法论思想中,第四条方法指出,无
- 维特根斯坦是怎样论证对私人语言的否定?
- 以下关于阿奎那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 第一次正式使用energy作为其现代意义
- 被视为近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之作的是()。
- 苏格拉底的座右铭是?
-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谁提出的?()
- “轴心时代”概念是德国哲学家()提出的。
- 怀疑主义主张灵魂的快乐最持久。
- 自然的过程
- 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探讨的是逻辑问题,但他
- 《俄狄浦斯》是谁的著作?
- 《反潮流》的作者是谁?()
- 简述柏拉图“理想国”的观念。